
截至4月24日14时
0419拱墅疫情共发现
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113例
目前杭州市拱墅区全区
临平区崇贤街道、塘栖镇、星桥街道
上城区丁兰街道等区域
已启动疫情防控二级响应
本轮疫情病例增长较快
传播性强、传播速度快
传播过程隐匿、潜伏期短
进一步扩散的风险仍然存在
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4月21日下午,省教育厅举办全省高校主要领导干部“提升疫情防控能力”专题培训班,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省委袁家军书记指示要求,切实推动全省高校主要领导干部坚决扛起校园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并就近期我省高校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

为坚决遏制疫情向校园蔓延
切实保障校园安全和师生健康
浙江理工大学于4月21日分别召开了
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
教职工疫情防控及因私出国(境)管理会议
根据我省和杭州市疫情防控最新要求
现就进一步加强近期
校园疫情防控工作通告如下:
关于进一步加强近期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
紧急通告
一、密切关注疫情动态
(一)各单位(部门)、全体师生员工密切关注政府发布(如浙江发布、杭州发布、钱塘发布等)的疫情通告,及时知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重点地区以及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范围,如有上述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并第一时间向所在单位报告,按要求执行健康管理措施,期满、无异常方可申请返校。
(二)因属地疫情管控等原因无法正常到校到岗的,经本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可居家办公。相关教师有教学安排的,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可转为线上教学并向教务处和研究生院报备。课程无法转为线上教学的,需办理调课。授课调整情况,请任课教师提前告知学生。
(三)按照属地要求,有封控区旅居史人员执行“14+7”健康管理措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管控区旅居史人员执行“3+11”健康管理措施(3天居家健康观察+11天日常健康监测);防范区旅居史人员执行“2+14”健康管理措施(核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14天日常健康监测);未明确健康管理措施追溯期的,从公布之日起往前追溯14天。
二、严格校园管理
各单位(部门)须严格做好本单位(部门)师生员工、校外来访人员、住在校内的其他人员进出校园资格审批,不符合进校条件的,要及时禁用智慧校园通行码或访客码,守好校园第一道防线。
(一)师生员工进校要求
1.省防控办发布的《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划分情况》所列地区、市防控办发布的重点地区、省内“三区”等旅居史人员,暂缓进校。
2.省外低风险地区返回人员,落实入浙首站“落地双检测”(抗原检测及核酸检测)制度,返校前须提供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健康绿码并查验防疫行程卡,到校后两天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3.省内、杭州市外低风险地区返回人员,须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申请进校。在科技与艺术学院学习工作且未出上虞校区校园的师生,返回下沙校区的,可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申请返校。
4.处于二级响应区域(除“三区”外)的教职工,原则上居家办公、线上教学。确因工作需要,且所在社区没有管控要求,连续3天核酸检测阴性,经所在单位(部门)负责人审核同意,本人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来校。往返学校,须保持家校“两点一线”出行,通勤过程中减少非必要流动,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校期间须全程佩戴口罩。处于二级响应区域的学生,暂缓返校,线上学习。
5.近14天去过二级响应区域(除“三区”外)的师生员工,自4月19日以来有3次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申请进校。
(二)校外人员进校要求
1.“非必要不进校”,原则上行程卡带星号的不进校。
2.从杭州市外低风险地区来校的,需提供在杭州检测的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3.近14天内有杭州市“三区”和二级响应区域旅居史的暂不进校,从杭州市内除上述地区外的其他地区来访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三、减少出行活动
师生员工减少非必要出行活动。教职工非必要不离杭,原则上不出省,住校师生员工除就医、实习等特殊情况外非必要不离校(除教学区、生活区通行外);师生员工不前往二级响应区域,不前往发生疫情的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和省内划定的“三区”范围。师生员工确须离杭、离校的,需由所在单位(部门)审批,做好信息统计工作,严格落实请假、销假制度,实施智慧校园通行码禁码,赋码、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等防控措施。
四、严控人员聚集
(一)加强校内外聚集性活动管控,取消或减少非教育教学需要的集聚活动;必须举办的活动控制规模,原则上不超过50人,超过50人须提前做好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并通过《大型活动申报表》进行报备(表格在保卫处网站下载)。活动结束后,举办单位(部门)需将会议时间、地点和参会人员拍照留存,以备核查使用。
(二)取消各类聚餐聚会活动,引导师生错峰错时用餐,鼓励打包带走,不建议订外卖;师生员工非就餐时佩戴口罩、就餐时保持距离。
五、加强宣传引导服务
(一)做好个人防护。目前,佩戴口罩仍是有效的防护手段,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请师生员工增强防护意识,自觉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的个人防护良好习惯。师生员工在学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电梯、超市、校车等公共场所,务必佩戴好口罩,保持1米社交距离,各单位加强对师生佩戴口罩情况的督促和检查。
(二)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师生员工如还未接种新冠疫苗或加强免疫针的,请尽快预约前往属地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做到应接尽接,重点人员做到应接必接。
(三)加密核酸抽测力度。师生员工主动参加学校或属地要求的核酸检测。学校提供核酸检测服务,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点到3点,在26号楼架空层设置核酸采样点,有需要的师生员工,携带身份证、佩戴好口罩,可前往采样。
(四)加强健康监测。师生员工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异常症状,不要私自服药,应第一时间主动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排查,并上报所在单位。
六、落实主体责任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单位(部门)、全体师生应把疫情防控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严格落实各级防控要求,筑牢疫情防控底线。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切勿瞒报、谎报、漏报、迟报个人涉疫信息。对于违反相关防控政策和纪律的,学校将依规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二)加强值班值守。除学校已有值班安排外,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力量,初定4月24日至5月8日,校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成员单位(部门)每日安排1人,学院(部)每日安排党政领导班子成员1人、管理人员1人,在校值班至晚上9点,晚上9点后改为在杭值班。
目前,省内外疫情防控形势多变,校园疫情防控政策将根据上级和属地要求动态调整,请师生员工积极配合执行。同时,建议师生员工可在校内配备适量的生活学习工作保障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新冠病毒传播隐秘又狡猾,
一不小心就被隔离!
在家里、在路上、在学校......
突然收到隔离通知怎么办?
莫慌!
收好下面这份清单,
从容应对各种突发情况~